轉氨酶全稱為氨基轉移酶。氨基轉移酶是一組催化氨基酸與α酮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反應的酶類,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(舊稱谷丙轉氨酶)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(舊稱谷草轉氨酶)。氨基轉移酶廣泛分布于人體內各組織中,以肝和心肌內的含量最為豐富。其中,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,這兩個指標是肝功能檢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標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負責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間的轉氨作用,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負責催化谷氨酸和草酰乙酸之間的轉氨作用。
肝臟內的氨基轉移酶活性比血清中氨基轉移酶活性高數(shù)千倍,是肝細胞受損非常敏感的指標。正常情況下,血清中的氨基轉移酶較低,在0~40U/L之間,當肝細胞受損時,肝細胞內的氨基轉移酶會釋放進入血液,導致血液中氨基轉移酶急劇升高,嚴重時可升高數(shù)百倍,這種情況通常提示著肝臟存在炎癥。
氨基轉移酶除了存在于肝臟中,也有部分存在于心臟和骨骼肌中,因此部分心臟和骨骼肌受損的疾病也會引起氨基轉移酶的升高,但升高幅度往往較小。例如當心肌缺血、病毒性心肌炎、皮肌炎時,氨基轉移酶通常升高數(shù)倍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