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腱手術后傷口處鼓包,可能與軟組織液滲出、排異反應、增生性瘢痕、感染、切口疝等因素有關,建議及時就醫(yī)完善相關檢查,并遵醫(yī)囑采取相應的治療,避免造成不良影響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軟組織液滲出:在手術時會對軟組織造成損傷,有軟組織液滲出,可導致傷口處腫脹。通常出現(xiàn)于手術后初期,屬于正常表現(xiàn),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,可自主緩解。
2、排異反應:在手術時需要使用可吸收線縫合,手術部位存在線頭,產(chǎn)生排異反應,可導致傷口鼓包,觸摸時比較柔軟,伴有輕度疼痛。通常能夠自主消失,不需要進行治療。
3、增生性瘢痕:在傷口恢復的過程當中,組織過度修復,細胞外基質過度沉積,引起增生性疤痕,可導致傷口處存在凸起。確診后遵醫(yī)囑應用醋酸地塞米松乳膏、硅酮霜、氟尿嘧啶軟膏等藥物治療,嚴重時需考慮手術治療,如瘢痕攣縮松解術。
4、感染:在傷口恢復期間護理不當,引起細菌感染,可導致傷口處腫脹,伴有發(fā)紅、流膿、疼痛等癥狀。確診后遵醫(yī)囑應用抗菌藥物治療,如阿莫西林膠囊、頭孢克肟顆粒、阿奇霉素分散片等。
5、切口疝:在手術后由于肌腱受到破壞,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,引起切口疝,可導致手術后傷口處鼓包,伴有隱痛、按壓痛等癥狀。確診后通常是進行手術治療,如單純縫合修復術。
除以上因素外,還可能與血管損傷有關,建議及時就醫(yī)診治。在治療期間要做好傷口保護,保持清潔,不要受到擠壓以及過度刺激,定期就醫(yī)復查,了解恢復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