鍛煉后渾身疼沒力氣可能是由于不正確的鍛煉姿勢、運動量過大、肌肉拉傷、電解質紊亂、重癥肌無力等原因導致,建議及時就醫(yī)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給予針對性的一般治療、藥物治療。具體如下:
1、不正確的鍛煉姿勢:正確的鍛煉姿勢可以使身體有效地發(fā)力,如果鍛煉姿勢不正確,會使身體某些部位受力過大,如跑步時步幅過大或過小、身體后仰等不正確的姿勢會使得肌肉得不到有效的收縮和伸展,很容易造成鍛煉后身體某些部位酸痛、無力。建議向專業(yè)人士了解正確的鍛煉姿勢和技巧,學習正確的運動方法,以避免不正確的用力方式和過度壓力。
2、運動量過大:平時運動量比較少,突然進行大量運動,可能會導致體內產生大量的乳酸。乳酸是運動時肌肉產生的代謝產物,如果乳酸堆積過多,會引起肌肉酸痛和疲勞感。這種情況下,鍛煉后容易出現渾身疼沒力氣的情況??梢杂美浞缶徑饧∪馑嵬矗瑤椭湛s血管,減少乳酸堆積。將冰袋裝入橡皮袋或塑料袋內,外用布或毛巾包裹,每1-3分鐘更換一次,連續(xù)15-20分鐘。
3、肌肉拉傷:長期不運動或運動前未進行熱身等準備工作,會導致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下降,增加肌肉拉傷的風險。突然進行劇烈運動時,肌肉無法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負荷,容易發(fā)生拉傷。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(huán)會受到影響,影響肌肉的正常代謝,導致渾身疼沒力氣的癥狀。建議在運動前進行5-10分鐘的慢跑或快走,讓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(tài),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環(huán),減少肌肉拉傷的風險。
4、電解質紊亂:運動時大量出汗,會導致電解質紊亂,如低鉀、低鈉等,引起渾身疼沒力氣等癥狀。如果癥狀輕微,可以通過調節(jié)飲食來緩解。增加富含鉀和鈉的食物攝入,如香蕉、鹽、土豆等。如果癥狀嚴重,出現明顯的肌肉抽筋、心律失常等,需要及時就醫(yī)。醫(yī)生可能會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補充電解質,以快速緩解癥狀。
5、重癥肌無力:重癥肌無力患者在進行運動時,會使受累骨骼肌產生疲憊感,短期內會出現肌肉功能減退的情況,引起渾身疼沒力氣等癥狀。可遵醫(yī)囑使用免疫抑制劑、免疫球蛋白、胸腺治療等藥物治療。
除此之外,也可能是由于多發(fā)性肌炎等引起的該情況。鍛煉后渾身疼沒力氣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需要根據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。日常生活中,注意適當的運動量、正確的姿勢、熱身和拉伸、飲食和水分補充等方面,有助于預防和緩解肌肉疲勞和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