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后跟疼是一種常見的癥狀,其原因多種多樣,包括足底筋膜炎、跟骨骨刺、跟腱炎、跟骨骨折、痛風等。當有不適癥狀,建議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措施。具體如下:
1、足底筋膜炎:長時間站立、行走或跑步,導致足底筋膜反復牽拉和損傷。休息、減少負重;物理治療如熱敷、按摩、沖擊波治療;使用矯形鞋墊;口服非甾體抗炎藥。
2、跟骨骨刺:長期的慢性刺激導致跟骨骨質增生,形成骨刺,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疼痛。癥狀較輕時可采用保守治療,如熱敷、外用止痛藥膏;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骨刺。
3、跟腱炎:運動過度、外傷或跟腱退變,引起跟腱發(fā)炎。休息、冰敷、物理治療;使用支具固定;口服消炎鎮(zhèn)痛藥;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修復跟腱。
4、跟骨骨折:外傷導致跟骨骨折。根據骨折的嚴重程度,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。
5、痛風:血尿酸水平升高,尿酸結晶沉積在跟骨周圍組織。控制飲食,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;服用降尿酸藥物;急性發(fā)作時使用秋水仙堿、非甾體抗炎藥等緩解疼痛。
總之,針對不同的原因,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注意保護腳部,選擇合適的鞋子,避免過度勞累,有助于預防腳后跟疼的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