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吃中藥期間通常是能吃糯米,但要注意適量吃,吃多了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糯米一般指糯稻脫殼的米,其營養(yǎng)價值十分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煙酸及淀粉等多種物質,性味甘平,具有補益氣血、健脾益胃的作用,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營養(yǎng),而且可用于改善和治療脾胃虛寒泄瀉、霍亂吐逆、消渴尿多、自汗、痤瘡、痔等疾病。但是糯米太過黏膩,不容易被身體消化,所以對于正在服用胃藥的患者不宜服用,且對于老年人、嬰幼兒、脾胃功能不好等人群也不建議食用。
除了上述特殊人群不能食用糯米外,患有濕熱之證而引起發(fā)熱、咳嗽、痰多等癥狀的患者也不建議食用糯米。因為服用糯米后可能會降低藥物的藥性,不利于疾病的恢復,而且還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,從而導致部分患者出現(xiàn)胃酸分泌過多、胃痛、胃脹等癥狀。因此,患者在使用藥物期間,如果想要食用糯米,建議遵醫(yī)囑適當食用,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。同時注意在服用中藥期間注意飲食的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如辣椒、大蒜、燒烤等,以免影響到藥效,不利于疾病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