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鐵性貧血是指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,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而發(fā)生的貧血。患者可出現乏力、頭暈、心悸等癥狀,嚴重時還可出現皮膚蒼白、呼吸困難等表現。
1、病因:主要原因為攝入不足、吸收障礙和丟失過多,如長期偏食、慢性失血、胃腸道疾病等;
2、癥狀:輕度缺鐵性貧血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,中重度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、乏力、頭暈眼花、耳鳴、心悸等癥狀,嚴重者可出現皮膚黏膜蒼白、毛發(fā)干枯稀疏等表現。還可能出現消化系統癥狀,如食欲減退、腹脹等;
3、治療:對于輕度缺鐵性貧血的患者,可以遵醫(yī)囑口服硫酸亞鐵片進行補鐵治療。而對于中重度缺鐵性貧血的患者,則需要靜脈注射右旋糖酐鐵注射液或葡萄糖酸亞鐵注射液進行治療。另外,還可以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片促進鐵的吸收;
4、注意事項:日常生活中應多吃富含鐵的食物,如動物肝臟、瘦肉等。同時注意避免食用影響鐵吸收的食物,如茶水、咖啡等。還要注意適當運動鍛煉身體,有助于增強體質。
若出現上述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(yī)檢查,在醫(yī)生指導下積極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