燥濕勝濕化濕滲濕,這些都是祛濕的方法。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說濕邪重濁黏滯,容易阻礙氣機,傷人陽氣。因此對于濕氣重的患者要通過辨證論治,采用燥濕、勝濕、化濕或滲濕等方法進行治療,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癥狀,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,燥濕勝濕化濕滲濕采用的藥物一般不同,建議患者在中醫(yī)師辨證指導(dǎo)下進行規(guī)范治療。
1、燥濕:燥濕常用于寒濕體質(zhì)、寒濕中阻的治療?;颊叱1憩F(xiàn)為畏寒肢冷,惡心嘔吐,腹脹腹瀉等。可采用清熱燥濕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,常用的藥物有橘皮、蒼術(shù)、厚樸等。
2、勝濕:勝濕多用于風(fēng)寒濕,三氣雜留于肌肉、關(guān)節(jié)、筋骨之痹癥的治療,患者常常有肢體沉重、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、經(jīng)脈拘急等癥狀。勝濕藥多辛溫燥烈,通過這些藥物達到祛風(fēng)勝濕,止痹痛的效果,常用的藥物有防風(fēng)、羌活、獨活等。
3、化濕:化濕主要針對于中焦脾胃病變的治療?;颊咄蟹α?、不欲飲食、腹脹、大便溏泄等癥狀。化濕藥多為辛溫芳香的藥物,可用于寒濕、暑濕、濕溫病癥的治療,常用的藥物有白扁豆、白豆蔻、黃連等。
4、滲濕:滲濕指的是通過滲利水濕的藥物,使得濕邪從小便排出,利小便而排濕。常用的藥物有茯苓、滑石、車前草、澤瀉、瞿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