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錄一覽
1,孩子拉稀吃什么藥是由細菌引起的2,6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吃酪酸梭菌活菌散3,我家孩子43天拉肚子醫(yī)生給開的雙歧桿菌四聯(lián)活菌片一次一片
1,孩子拉稀吃什么藥是由細菌引起的
喂牛奶的孩子可以喂止瀉的豆奶,給孩子喝些米湯、面湯類的食品。腹瀉的孩子不宜吃水果蔬菜,以免加重病情。寶寶好以后可以適當?shù)姆靡恍┯幸嬗谀c道正常菌群生態(tài)平衡的活菌制劑。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襲,調節(jié)恢復腸道的微生態(tài),從而控制腹瀉我孩子吃蒸熟的蘋果,效果奇好。上次拉肚子什么藥都吃了,也掛了好幾天水都沒用。我也是在問問上看到這個辦法的 ,試了很管用,你也可以試試。另外我孩子拉肚子的時候我只喂稀飯給他吃,喝熱開水,一定要主義不能吃水果,一吃就拉成水。拉肚子不是小毛病,患者應謹慎用藥。醫(yī)院很容易鑒別疾患是病毒性還是細菌性的。對
細菌性腹瀉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復方新若明、慶大霉素等,但服用這些藥后都需要多喝水。腹瀉后,最主要是調整飲食,有意識補充水和電解質。一般家里的鉀不好用,有條件最好到醫(yī)院口服電解質散;嚴重的患者都要到醫(yī)院確診,以便對癥治療 飲食治療腹瀉
焦米粉 :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療法,但不適合4個月以前的嬰兒,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,知道米粉變焦黃。每次取適量的焦米粉,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。
藕粉: 藕粉也可作為腹瀉時的食物,把藕粉放入水中溶開,加適量糖煮沸后給寶寶食用。
紅蘿卜湯 :將胡蘿卜洗凈,切成絲或小塊,加水煮爛,過濾去渣后引用,引用時可加水或米湯稀釋。
蘋果泥: 用勺刮成泥狀直接喂,也可煮后搗成蘋果泥,加上幾滴高粱酒后食用。 土方法,喝石榴皮熬得湯喝\"合生元\",可以補充益生菌蒙脫石散。
2,6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吃酪酸梭菌活菌散
1、酪酸梭菌本來就是人體腸道中就存在的一種菌,對腸炎、腹瀉等腸道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,和藥物相比來說沒有副作用,更安全;
2、市面上常見的有日本的米雅BM片,以及國內東海藥業(yè)產的阿泰寧;
3、具體服用次數(shù)和劑量參照說明書就可以了
3,我家孩子43天拉肚子醫(yī)生給開的雙歧桿菌四聯(lián)活菌片一次一片
首先要判斷寶寶是不是拉肚子,寶寶吃母乳正常大便是:金黃色、粘稠的、顆粒不太均勻,可見奶瓣。有個別新生兒,可排比較稀的大便,發(fā)綠,有時有些水分,次數(shù)可達6--8次,但不是腹瀉。吃奶粉的寶寶正常大便是:黃色、成型、次數(shù)2--3次。如果是奶粉的問題,就更換奶粉。祝寶寶健康。思密達屬于吸附劑,會吸附藥物和毒素,阿莫西林是抗生素,會破壞活菌和酵母菌,如果需要同時服用的話最好是每種藥物間隔兩個小時,如果是單純的腹瀉的話,建議不要用阿莫西林,效果不是很好,其它三種藥應該就夠了小兒腹瀉是指糞便溏薄,甚至稀薄如水樣,每日大便次數(shù)增多,多發(fā)于夏秋季節(jié),尤以2歲以下的小兒易發(fā)。其病多由外感六淫,內傷乳食,損傷脾胃,而導致運化失常。如治療失時或治療不當,則可造成陰津枯竭,氣陽衰備,陰陽兩傷,甚至危及生命;久瀉遷延不愈,則可嚴重影響小兒的營養(yǎng)、生長和發(fā)育。小兒腹瀉,是一個消化道綜合征。由于嬰幼兒消化系統(tǒng)發(fā)育不成熟,功能不完善,省附近調節(jié)差,胃酸與消化酶分泌較少,酶的活力低等特點,因飲食不當,以及腸道內受致病大腸桿菌或病毒等感染,均可引起腹瀉,甚者可造成水、
電解質紊亂,引起脫水、酸中毒等危癥。輪狀病毒是秋季嬰幼兒腹瀉的常見病因?!静∫颉?、感受外邪 小兒臟腑嬌嫩,易感外邪,凡暑熱、濕困、寒涼等均能引起脾胃功能失去司,造成腹瀉。2、內傷乳食 因飲食不節(jié)或不潔,使脾胃運化去司,不能腐熟水谷,而水返為濕,谷返為滯,水谷水分并走大腸而成腹瀉。3、脾胃虛弱 若小兒先天稟賦不足,后天調補失養(yǎng),或大病之后,而使脾胃虛弱,運化無能,清濁不分,形成腹瀉。4、脾腎陽虛 脾胃虛及腎,可致腎陽虛冷,命門火衰,不能溫煦脾土,脾陽不足,脾胃運化失常而腹瀉?!九R床表現(xiàn)】1、 寒濕瀉 大便清稀,泡沫多,色淡,不臭,腸鳴腹痛,
小便清長。舌苔白膩,指紋淡紅,脈濡。2、 濕熱瀉 大便瀉下稀薄,急迫暴注,色黃褐,味臭,
小便短赤。苔黃膩,指紋色紫,脈數(shù)。3、 傷食瀉 大便量多,稀薄,雜有殘渣和乳塊,氣味酸臭,噯氣納呆脘腹脹滿拒按,常伴嘔吐,矢氣,拒按,瀉前哭鬧,瀉后緩解。舌苔厚膩,指紋色紫,脈滑。4、 脾虛瀉 久瀉不愈,大便水樣,次數(shù)頻多,食入即吐,色淡,時重時輕,面色萎黃。舌淡苔薄,指紋淡紅,脈濡。5、 脾腎陽虛 大便水樣,次數(shù)頻多,泄瀉無度,完谷不化,面黃神萎,肢軟無力,四肢厥冷。苔薄、脈細。指紋淡?!局委煛?、 治則 健脾利濕止瀉2、 推拿治療(1)補脾經:用拇指螺紋面著力,在小兒拇指螺紋面做旋推,約300次。(2)補大腸:用拇指螺紋面著力,在小兒食指橈側緣自指尖向虎口處直推,約100次。(3)清小腸:用拇指螺紋面著力,在小兒小指尺側緣自指根向指尖直推,約100次。(4)摩腹:用手掌掌面或食、中、無名指螺紋面在小兒的腹部做摩法,約5分鐘。(5)揉臍:用掌根或中指端著力,在小兒的臍不做揉法,約5分鐘。(6)揉龜尾:用拇指端或中指端著力,于小兒龜尾穴做揉法,約100次。(7)推上七節(jié)骨;用拇指螺紋面或食、中指螺紋面自小兒尾椎骨端向命門穴直推,約100次。對于
新生兒腹瀉,也可參照此法。寒濕者,加揉外勞宮,推三關,揉天樞。濕熱者,加清大腸;推三關,退六腑,推下七節(jié)骨。食積者,加清脾胃;揉中脘,搓臍,用食、中、無名指螺紋面著力,搓摩臍腹部,約3分鐘,拿肚角。偏于脾虛者,加揉板門,推運內八卦,用拇指螺紋面著力,在小兒掌心四周做推運,約50次,一指禪推或揉小兒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.5寸脾俞穴,約300次。揉胃俞穴,捏脊,揉足三里。脾腎陽虛者,加一指禪推或指揉小兒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聯(lián)測旁開1.5寸腎俞,約300次。搽八髎,用掌根或小魚際著力,在小兒骶部八髎部做檫法,檫至局部發(fā)熱?!痉剿帯?、 寒濕瀉 藿香正氣散2、 濕熱瀉 葛根芩連湯3、 傷食瀉 保和丸4、 脾虛瀉 參苓白術散5、 脾腎陽虛 參苓白術散加四神丸【注意事項】1、 注意小兒飲食衛(wèi)生,不吃不潔食物。2、 乳食節(jié)制,不要時饑時飽,過涼過熱。3、 腹瀉時期,吃易消化清淡食物,不食油膩食物。4、 患病間遇小兒面色蒼白,小便極少,眼眶凹陷、嘔吐頻繁,納呆,精神不正常,要配合其他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