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歷代文獻,藥物引進具有引經作用(即將藥物成分集中在病變部位),以增強療效。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藥物引進。
鹽咸冷,進入腎、胃、大腸經絡。具有清火解毒的作用。六味地黃丸、菊花地黃丸治療腎陰虛,應用淡鹽開水服用,即可進入腎臟。
姜辛,微溫,入肺脾經,有出汗解表、溫中止咳、溫肺止咳的功效。姜3常用于治療感冒和嘔吐~以五片為引,以增強療效。
蔥白辛,溫,入肺胃經,散寒通陽,解毒散結,治療感冒風寒,小便堵塞時常用蔥白5~7根為引。
燈心草甘,淡,微寒,入心,小腸經,能消除煩惱,利尿通淋。治療心火亢盛,小便短紅時,應使用一小把燈心草作為引導。
粳米甘、平、入胃經,有益氣健胃的功效。在治療熱病時,需要大劑量的苦寒藥物,以防止苦寒敗胃。經常引用一小撮粳米來保護胃氣。比如老虎湯,消暑解熱。
紅棗甘,溫,入脾胃經,益氣補中,養(yǎng)血安神,調和藥性。使用強力藥物(如甘遂、香花、大戟等)時,常取紅棗10~緩解藥性15枚,防止中毒。
蜂蜜甘、平、入肺、脾、大腸經,能滋養(yǎng)、潤燥、解毒。蜂蜜1常用于治療肺虛燥熱和腸燥便秘~2湯匙為引。